

【概要描述】两岸“破冰”第一人——胡秋原先生叶落归根长乐园陵园
昨天上午,著名爱国学者胡秋原先生的家属一行从美国、台湾等地赶来长乐园陵园考察,商谈胡老先生遗骨叶落归根事宜,长乐园董事长胡凯云先生热情接待。
全国政协主席李先念(右)北京会见胡秋原
人物介绍
胡秋原(1910年~2004年5月24日),原名胡业崇,又名曾佑,笔名未明、石明、冰禅。湖北省黄陂人(今武汉市黄陂区)木兰山下大胡家湾村人,著名史学家、政论家和文学家。中国国民党党员,台湾资深立法委员,《中华杂志》发行人,中国统一联盟名誉主席,曾任上海东亚书局编辑,同济大学教授,《文化批判》、《思索月刊》总编辑,福建《民国日报》社长。生平著作达100多种3000余万字。1989年,美国传记学会将胡秋原列入《国际著名领袖人名录》,并颁发奖状。2004年5月4日,94岁的胡秋原荣获"中华文艺终身成就奖"。
生平经历
1929年赴日,入早稻田大学经济部。1931年因九一八事变毅然回国。曾任上海东亚书局编辑,同济大学教授,《文化批判》、《思索月刊》总编辑,福建《民国日报》社长。
1933年参加"闽变"失败后去香港,被香港政府逮捕驱逐,遂经南洋、印度、埃及到英国、苏联和美国。1936年回国参加抗日,投身国民党官办文宣事业。
1938年任国防部最高委员会秘书厅机要秘书。1939年任国民参政会参政员。1942年任《中央日报》主笔。1945年当选国民党第六届候补中央执行委员。1946年当选制宪国民大会代表,任暨南大学历史教授。1948年当选立法委员。
1949年去香港,1950年任《香港时报》主笔。1951年去台湾。继续任"立法委员",历任台湾师大、世新、政战学校教授,"中央研究院"近代史研究员。
1963年独资创办《中华杂志》,宣扬传统文化,配合国民党党化教育。六十年代,受官方支持,与李敖展开"中西文化论战",反对"全盘西化论"遭到强烈反击,论战遂演变成一场持续近10年的官司。70年代,在台湾乡土文学论战中,对乡土作家取支持态度。
1988年,参与发起台湾各党派人士组成"中国统一联盟",任名誉主席。1988年归访大陆,被台湾当局开除国民党籍,在海内外引起很大反响。
2004年5月24日,因心肺衰竭病逝台北县新店耕莘医院,享年95岁。当年参与文化论战的李敖表示胡一生“立场反反复复”,又说他的妻子“却是极好的人”。
【概要描述】两岸“破冰”第一人——胡秋原先生叶落归根长乐园陵园
昨天上午,著名爱国学者胡秋原先生的家属一行从美国、台湾等地赶来长乐园陵园考察,商谈胡老先生遗骨叶落归根事宜,长乐园董事长胡凯云先生热情接待。
全国政协主席李先念(右)北京会见胡秋原
人物介绍
胡秋原(1910年~2004年5月24日),原名胡业崇,又名曾佑,笔名未明、石明、冰禅。湖北省黄陂人(今武汉市黄陂区)木兰山下大胡家湾村人,著名史学家、政论家和文学家。中国国民党党员,台湾资深立法委员,《中华杂志》发行人,中国统一联盟名誉主席,曾任上海东亚书局编辑,同济大学教授,《文化批判》、《思索月刊》总编辑,福建《民国日报》社长。生平著作达100多种3000余万字。1989年,美国传记学会将胡秋原列入《国际著名领袖人名录》,并颁发奖状。2004年5月4日,94岁的胡秋原荣获"中华文艺终身成就奖"。
生平经历
1929年赴日,入早稻田大学经济部。1931年因九一八事变毅然回国。曾任上海东亚书局编辑,同济大学教授,《文化批判》、《思索月刊》总编辑,福建《民国日报》社长。
1933年参加"闽变"失败后去香港,被香港政府逮捕驱逐,遂经南洋、印度、埃及到英国、苏联和美国。1936年回国参加抗日,投身国民党官办文宣事业。
1938年任国防部最高委员会秘书厅机要秘书。1939年任国民参政会参政员。1942年任《中央日报》主笔。1945年当选国民党第六届候补中央执行委员。1946年当选制宪国民大会代表,任暨南大学历史教授。1948年当选立法委员。
1949年去香港,1950年任《香港时报》主笔。1951年去台湾。继续任"立法委员",历任台湾师大、世新、政战学校教授,"中央研究院"近代史研究员。
1963年独资创办《中华杂志》,宣扬传统文化,配合国民党党化教育。六十年代,受官方支持,与李敖展开"中西文化论战",反对"全盘西化论"遭到强烈反击,论战遂演变成一场持续近10年的官司。70年代,在台湾乡土文学论战中,对乡土作家取支持态度。
1988年,参与发起台湾各党派人士组成"中国统一联盟",任名誉主席。1988年归访大陆,被台湾当局开除国民党籍,在海内外引起很大反响。
2004年5月24日,因心肺衰竭病逝台北县新店耕莘医院,享年95岁。当年参与文化论战的李敖表示胡一生“立场反反复复”,又说他的妻子“却是极好的人”。
两岸“破冰”第一人——胡秋原先生叶落归根长乐园陵园
昨天上午,著名爱国学者胡秋原先生的家属一行从美国、台湾等地赶来长乐园陵园考察,商谈胡老先生遗骨叶落归根事宜,长乐园董事长胡凯云先生热情接待。
全国政协主席李先念(右)北京会见胡秋原
人物介绍
胡秋原(1910年~2004年5月24日),原名胡业崇,又名曾佑,笔名未明、石明、冰禅。湖北省黄陂人(今武汉市黄陂区)木兰山下大胡家湾村人,著名史学家、政论家和文学家。中国国民党党员,台湾资深立法委员,《中华杂志》发行人,中国统一联盟名誉主席,曾任上海东亚书局编辑,同济大学教授,《文化批判》、《思索月刊》总编辑,福建《民国日报》社长。生平著作达100多种3000余万字。1989年,美国传记学会将胡秋原列入《国际著名领袖人名录》,并颁发奖状。2004年5月4日,94岁的胡秋原荣获"中华文艺终身成就奖"。
生平经历
1929年赴日,入早稻田大学经济部。1931年因九一八事变毅然回国。曾任上海东亚书局编辑,同济大学教授,《文化批判》、《思索月刊》总编辑,福建《民国日报》社长。
1933年参加"闽变"失败后去香港,被香港政府逮捕驱逐,遂经南洋、印度、埃及到英国、苏联和美国。1936年回国参加抗日,投身国民党官办文宣事业。
1938年任国防部最高委员会秘书厅机要秘书。1939年任国民参政会参政员。1942年任《中央日报》主笔。1945年当选国民党第六届候补中央执行委员。1946年当选制宪国民大会代表,任暨南大学历史教授。1948年当选立法委员。
1949年去香港,1950年任《香港时报》主笔。1951年去台湾。继续任"立法委员",历任台湾师大、世新、政战学校教授,"中央研究院"近代史研究员。
1963年独资创办《中华杂志》,宣扬传统文化,配合国民党党化教育。六十年代,受官方支持,与李敖展开"中西文化论战",反对"全盘西化论"遭到强烈反击,论战遂演变成一场持续近10年的官司。70年代,在台湾乡土文学论战中,对乡土作家取支持态度。
1988年,参与发起台湾各党派人士组成"中国统一联盟",任名誉主席。1988年归访大陆,被台湾当局开除国民党籍,在海内外引起很大反响。
2004年5月24日,因心肺衰竭病逝台北县新店耕莘医院,享年95岁。当年参与文化论战的李敖表示胡一生“立场反反复复”,又说他的妻子“却是极好的人”。
扫二维码用手机看
热门资讯
陵园景观
园区占地1600亩,七峰簇拥,秀水环绕,呈“七星伴月”之势。得天独厚之方位,藏风聚气,汇天地精华,乃福荫子孙的吉祥宝地
友情链接: